大设计

当前位置 /首页/装修设计/大设计/列表

从技术生态走向人文生态 | 马航

马航:从技术生态走向人文生态

马航

马航,博士,副教授。2001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6年毕业于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建筑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2012年德国卡塞尔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城市与建筑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评审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城市更新、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长期从事城市规划、城市与建筑设计等方面的项目实践。

生态城并不是一个新兴名词,中国等亚洲国家不能完全按照美国和欧洲国家的策略和方式持续发展,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上,中国规划界应该寻找并整合新的发展方式和途径,符合中国地缘特点的生态城概念应运而生。而就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愿望而言,城与非城已经不重要,任何一座城市和地区,甚至建筑都可以生态化作为基点进行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与建筑设计研究中心马航副教授认为,“在一些所谓的生态城成为噱头的时候,我们应该淡化‘城’的理念,所有项目在付诸于设计的时候都可践行生态理念。”

马航女士最初并不是一名城市设计师,1998年本科毕业后,她在北方一座城市开始建筑设计工作,后转至深圳一家大型建筑设计院继续工作,并在此地偶遇她的博士生导师,德国魏玛包豪斯建筑学院Dieter Hassenpflug(迪特·哈森普鲁格)教授。“他的研究领域不仅在建筑,也包括建筑本身以外的城市空间,即将城市和建筑融为一体。”这位导师对建筑与城市建构的双重逻辑对彼时只涉猎建筑设计的马航产生了触动,为她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和体系平台,“在德国的学习让我对原有的设计学概念进行了外延,从对建筑设计的认识扩展到对建筑和城市之间关联性的认识,关注点不仅停留在设计上,更要考虑建筑和城市空间融合的方式、关系和契机。吴良镛院士提出的人居建筑学概念,也是一个大概念,正是基于将环境和城市融合起来的意图。从个人认识上,马航对建筑的外延和内涵有了更深层面的理解。从另一个陌生国度看待似乎熟悉的中国城市,这种国际视角的、辩证的视野对她个人的成长和思考方式带来潜移默化的变化。

生态规划学科重构研究

2006年,马航回国后成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一位教师。在她眼中,“深圳作为在生态方面发展比较好的城市,在生态理念方面提出了很多前沿性的探索观点。例如,2005年,深圳建立基本生态控制线,作为法律制定,控制城市内部的生态绿地,后被国内其他城市广泛采纳学习。”由于高校以学养研、以项目促教学的机制,马航在参与多项地方政府和国家政府组织的生态项目中,也发挥出高校跨学科研究的专业优势。

传统城市规划和相关生态治理中,不同领域各自按照其自有系统运行,但难以在更宏观层面上解决复杂问题。以水污染治理为例,“以往的水治理专家都仅进行水污染治理,表面上水环境获得改善,但因为市政设施没有与周边的环境结合考量,水环境时隔不久就可能又受到污染。”而新的研究和实操趋势是打破专业界限,将城市规划、建筑学和其他学科结合,使区域真正得到全方位的系统改造。

近年,马航参与了重庆生态未来城的项目,该项目有志于成为西南地区建设生态示范区。“这一项目突出了生态城市的很多理念,在各个学科的整合中,结合最适合当地的发展方向,提出微能源、微冲击、微交通、微循环的设计理念,并真正体现在设计的各个环节中。水资源利用结合微冲击的概念,采用了地下水源热泵的微能源方式,微交通则是减少小汽车的使用,微循环是采取内部循环的方式,达到低碳减排的目的。经过多个生态环境改造项目的研究,马航体会到,“任何项目都是多专业的合作,设计从最初的概念实施到落实,包括生态学、经济、交通、计算机和水资源等学科的参与,每一部分都承担着重要环节。从学科来讲,这是非常重要的变化。而对计算机模拟软件技术的运用,使规划从偏重物质空间形态的形式改变为从基地生态和肌理入手,使设计方法也发生了本质变化。”而这为项目下一阶段的具体实施,为政府进行项目开发决策提供必要的基础性资料。

“打开各相关专业的研究固有界限,我们会发现,生态城市设计和规划带来的含义比传统的城市规划要多,研究的领域也更复杂,必然需要从多学科宏观、系统地考虑合作的途径和交流模式。”马航副教授解释到,城市气候学是学科整合和交叉出现的新成果,也是实现城市生态发展的全局基本策略的一部分。该学科将城市规划学和气候学结合起来,从气候学的角度分析城市空间和风向廊道的规划与控制,确定不同区域的高度和容积率对自然通风系统的影响。在这一系统中,每一个局部都要服从于整体,学科渗透城市宏观、中观和微观各个层面。这也是马航所在的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城市规划分析与模拟技术重点实验室)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把建筑与城市融为一体,塑造一个多元、多介质、多层次的生态大建筑体系,是马航目前主要关注的研究内容。

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亚洲多个地区已有研究前导。早在SARS(非典型性肺炎)之后,香港中文大学相关学者在反思城市规划问题后,已作了相关研究,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城市气候图研究体系。该图表系统包括城市气候分析图和城市气候规划建议图两个部分,城市气候分析图借助计算机模拟手段,将城市气候因素和城市规划因素结合,通过分析不同图层,获知城市气候数据和空间形态的关联性。而城市规划建议图则在前图基础上,以对规划层面上地块的限制要求和界定形成对城市整体空间的限定,并在完善后作为城市规划部门的法律条文,督查地块开发在城市气候建议图要求下的完成度,也就是说,任何地块开发须在此基础上进行。

“近年来,中国一些内地城市已经开展城市气候图的初步研究,虽然深圳在2006年提出了城市规划的气候专题,但是深度不够,没有落实到一张图的深度,难以作为平台和标准,以法律方式作为一个依据发挥作用。深圳正在努力将其完善,并旨在成为其他高密度城市发展规划的样本。”根据城市与有机体机能同构的理论观点,城市的自过滤系统就如同有机生命的脉络肌理一样,其区域地块的开发建设都须在其空间形态的限定强度内操作,以保证城市自然通风系统的完善和不被干扰。城市气候组图的落实,正旨在完成对自然大系统的认知和发现,规范人为建设的范围和行为。

“从对整体形态的分析入手考量,城市生态总体性研究也包括其他若干专题,例如生态适应性评价、生态环境容量研究等。”对生态研究的专题体系愈来愈广泛和细化。“内地一些城市没有脱离低成本加工产业,需要面临产业提升的问题。而我们所谓的智慧城市或创新城市,其产业已经完全脱离了重工业为主的产业,而逐步走向以高科技为主的发展阶段,因发展阶段不同,城市研究的课题也有差异。”不可否认研究的前瞻性和预见性的特点,马航认为,随着城市化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涉及社会、经济等方方面面,每个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也会面对不同的问题,但资金是生态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经济因素成为一些生态城没有落实或荒废的主要原因。她建议,这些城市可以选择具备一定经济条件和实施性的方式运作生态规划。而关键因素在于“生态建设不要随波逐流,每一座城市都要找到其生态化的特色,符合其气候特点和地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