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设计

当前位置 /首页/装修设计/大设计/列表

越简约越能表达自我 | 陈幼坚谈设计

  

陈幼坚谈设计:越简约越能表达自我

陈幼坚

设计师简介:

陈幼坚,生于1950年的香港,凭着个人的天分和敏锐的艺术触觉在设计行业打拼了26个年头。他曾荣获香港乃至国际奖项400多个,在纽约、伦敦、东京等地名声大噪。1996年,被设计界视为“圣经”的《Graphis》杂志将陈幼坚设计公司选为世界十大最佳设计公司之一,1997年,海报及艺术挂钟被美国旧金山市现代美术博物馆纳为永久收藏品。

设计专长:住宅公寓 、餐饮酒吧、产品包装、海报。

荣获奖项:

2002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荣誉勋章

1997,1995,1993,1992,1991,1990  香港广告业协会创作大赏金,银,铜及优异奖

1997,1996,1995,1991,1990 美国传递艺术优异奖

1997 美国纽约Graphis杂志选为一九九六年度全球十大杰出设计公司之一

1997 美国纽约Graphis设计97优异奖

1997,1991,1990 香港印艺大赏设计大奖及多项银奖

1997,1995 IDN设计大赏多项金奖,银奖,特别奖及入围奖

1996 香港设计师协会之设计96展评判大奖,多项铜奖,优秀奖及优异奖

1994 香港设计师协会之设计94展全场大奖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及优异奖

1994 英国设计及美术指导(D&AD)年赏优异奖

1989  香港设计家联盟颁发香港设计家年奖

记者:您自己的审美是不是推崇简约、复古的?

陈幼坚:我的审美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70年代的时候,我所有的衣服都是自己买布设计的,衬衣、外衣、裤子、包括领带都是自己选的布料找裁缝做出来的。80年代开始喜欢穿有设计味道的服装,平时装饰要比较浓一点,因为想多一点表现自己。90年代开始喜欢比较简约的东西一直到现在,今年已经60岁了,我不是用服装来包装我自己,我希望我穿的衣服可以体现我的个性,我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我觉得越简约,越能表达我想说的话。

记者:您最开始是在广告公司做学徒,后来投身设计,是什么引发您设计的兴趣呢?

陈幼坚:应该是受我爸爸的影响,我爸爸是从广州来到香港开了一家水果店,有时进口木材,家里的衣柜都是自己做的。我小时候像一个小助手,在边上跟他做小事情。我相信我对艺术的美感,DNA是我爸爸留给我的。我妈妈是一个很普通的、传统的中国女人,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家庭。爸爸妈妈的DNA都遗传给了我,所以我也很能吃得苦,很努力工作。我今天才从上海过来,出席了另外一个新闻发布会,今天到了这里,下午走。这样的体会,我觉得有可能是广东人很努力工作,很享受工作。我妈妈叫我对人友好一点,真的可以帮人家。比如说日本人打香港的时候,我家里比较富裕,每一天下午6点钟,我爸爸妈妈派饭给穷苦人。所以我现在有多余的钱,我会去做些慈善的事情。

记者:您还记得您最初的设计作品吗?那时候您做设计,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陈幼坚:那时候出来打工,没有什么目标,只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直努力去做。但是我比较幸运,因为我打工是在一家广告公司,在40年代是一家外国广告公司,那时候所有最好的创意都是进口的,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等,人才也都是进口的。我刚好在一个外资广告公司,我的老板都是外国人。我大概跟过五到六个老板,每一个老板都有专长,有时是设计好的,有时拍胶片好的,有时做广告好的,有时做DC片比较好的。我跟每个外国老板学习一种国际化的创意的心态,所以40年代的培训对我往后30年的发展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记者:在您的设计生涯当中,您有遇到过非常迷茫和那种瓶颈的时期吗?

陈幼坚:迷茫当然有了,公司现在有40多位工作人员,整天在外面跑。我是没有创业的压力,我只有金钱的压力。因为公司不大,还要运作,你要养活40多个家庭,这就是压力,所以怎么去做好的项目,大家开开心心一起在做工作,唯一只有这种压力,没有别的。

记者:作为一名设计师,您怎样看待生活与创作的关系?

陈幼坚:我认为生活就是创作,创作就是生活。创作与生活分不开的。我的许多创作意念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对生活的体验以及对生命的热爱。如2002年上海双年展的作品《京都,我的爱人!》(见左图),这是个在京都的旅游点引发的作品,当时只是拍了些照片,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再次看到照片,忽然来了灵感,把照片一张张连起来,每张同一尺寸,经剪贴后用不锈钢把它们串连起来,做成装置艺术,然后很随意地摆放。蕴涵东方情怀与禅意的竹林图像与具有浓厚现代主义气息的不锈钢材料拼合成一个梦幻般的装置,充分地体现出都市化时代的人们解放心灵,回归自然的希冀。

记者:作为一名设计师,您如何看待失败的案例?

陈幼坚:我对失败是这样定义的: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作品如果不能推动产品的品牌效应,不能带来商业利润的商品品牌和不能带来大众共鸣的文化品牌,都是不成功的。一个品牌出来是最重要的。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客户,很难去评定好与不好。通常,我们依据客户提供的资料开始设计,而许多客户提供的信息是欠妥当的,70%以上的客户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过程是双方的,而不是单方的,责任也在双方,而不是只追究设计师的过失,只有这样客观的看问题,你才能从失败中走出来,才能坦然去设计其他作品。当然,设计师应该把握最基本的问题,在大方向的平台下才能自由发展。